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推動可持續發展 支持保育濕地及生物多樣性

特約

發布時間: 2024/08/13 09:00

分享:

分享:

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濕地生態環境非常豐富,包括基圍、紅樹林、潮間帶泥灘、淡水池塘及蘆葦叢,為野生生物提供棲身之所,更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。米埔濕地每年冬天為超過60,000隻候鳥提供食物和棲息地。除此之外,濕地對海岸有保護作用,而且是自然的碳匯(carbon sink),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有着關鍵影響。

滙豐銀行慈善基金致力推動社會創新、提倡環保和可持續發展,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(WWF Hong Kong)合作,分別於2020年及2021年展開「濕地注能」及「濕地搖籃」兩大項目。「濕地搖籃」注重協同創新,而「濕地注能」則着重以科學為本的方案,為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及強化濕地適應氣候變化注入新動力。

合作長達25年  新思維應對挑戰

滙豐亞太區企業可持續發展高級經理葉穎心(Bonnie)表示:「滙豐與WWF Hong Kong早於1999年已展開合作。過去25年來,我們一同關注保育米埔濕地、支持生物多樣性及連繫社會大眾一起參與保育項目。希望透過與WWF Hong Kong等夥伴合作,思考如何能夠更有效地保育濕地,特別是推動社會不同持份者協作,包括科學家、年輕人、環保人士、專業人士等,共同為濕地保育提出創新解決方案。『濕地搖籃』項目就是這樣應運而生。」

「濕地注能」項目側重創新的濕地管理模式。Bonnie解釋:「米埔的紅樹林是一個天然『碳匯』,可發揮吸碳的功能,再加上修復鄰近的基圍魚塘,構建成抵禦風暴潮和洪水的第一道防線,保護社區應對氣候變化。這就是所謂的『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』(Natural-based Solution,NbS)。」

號召社會不同階層  行動小組出謀獻策

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主管─企業可持續發展何美娟(Karen)感謝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支持「濕地搖籃」及「濕地注能」兩大項目:「幾年前,香港沒有多少人知道NbS,更不用說企業或市民可以積極參與一些本地項目。感謝基金及滙豐義工的支持,我們才能透過這兩個創新項目,嘗試及落實具規模的NbS方案。」

滙豐成為WWF Hong Kong的企業夥伴,攜手發展環保魚塘管理模式,以保育濕地和振興當地社區。

Karen提到在管理濕地時,如果不同的社會界別沒有清楚了解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原因,他們未必可以作出最適當的保育決定。因此,「濕地搖籃」和「濕地注能」讓WWF Hong Kong有機會接觸社會不同的階層,不論是企業、研究人員或普羅大眾,除了幫助他們了解濕地在生態系統和應對氣候變化中扮演的角色,也邀請他們一同參與設計解決方案。Bonnie回顧「濕地搖籃」推行三年來,已有近300名不同界別人士參與其中,為守護濕地出謀獻策。

2021年開展的「濕地搖籃」項目涵蓋4大範疇,包括候鳥遷徙、哺乳類動物、未來的濕地管理,以及緩解氣候危機。每個範疇分別延伸出各個設計及行動小組。其中,哺乳類動物的水獺保育合作項目,團隊透過紅外線相機、水獺蹤跡調查及採集糞便進行遺傳學分析,了解水獺種群數量和分布等保育信息,更訓練出一隻保育偵測犬,創香港應用偵測犬於自然保育的先河。

「濕地搖籃」項目訓練出一隻保育偵測犬,創香港應用偵測犬於自然保育的先河。

創新生物應用方案  義工團隊親身出力

「濕地注能」其中一個目的是要發掘由叢林中收集到的可降解生物質,例如薇甘菊(Mikania Micrantha)。這是一個外來入侵品種,會攀附到其他植物上吸取陽光,但同時會傷害或絞殺其他植物。Karen透露,在學術團隊支持下,團隊開始就薇甘菊進行各種測試,希望從微金菊中提取多孔碳材料,並將它們變成類似儲能器的東西,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去發揮薇甘菊的潛力。

兩大具前瞻性的濕地保育項目,均需要社會不同持份者參與。Bonnie舉例,滙豐義工會組隊入到米埔幫忙,協助拔出微金菊、種植紅樹幼苗等工作,而「濕地搖籃」項目設置了不同的攝影機來追蹤水瀨,這些照片亦需要義工幫忙辨識。「今年7月我們更完成一項有意義的義工服務,滙豐義工到新田魚塘,協助收穫超過300條淡水鯇魚。而捕獲的鯇魚隨即被送到『惜食堂』烹煮成社區飯餐,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,是次活動有效地連繫基金會的不同夥伴。」

滙豐義工組隊到魚塘捕取漁穫,再運送到「惜食堂」轉化為社區飯餐。

新一代環境教育  研究成果海外推廣

Karen表示「濕地搖籃」項目中有很多創新的概念值得與大眾分享,除了革新的魚塘設計方案,還包括水瀨保育,甚至有一些修讀設計的學生推出了有關水瀨的故事書,希望可以從小教育下一代環境保育的重要。

另外,早前舉辦的「漫步濕地募投比賽」最終由園境建築師團隊憑着重塑魚塘邊緣空間的意念勝出,並贏得啟動基金。而有份擔任比賽評審的Bonnie更非常期待獲勝團隊可以盡快將想法呈現於公眾眼前。

Bonnie亦對「濕地注能」的紅樹林碳匯潛力及薇金菊的相關應用研究十分期待,希望不止能應用於香港,還可以應用到灣區等其他地區,讓整個區域管理濕地的人士都有所得着,將這些知識推廣到海外其他持份者。

Karen補充,WWF Hong Kong 與東亞—澳大利西亞遷飛地區建立了專業的網絡,彼此會定期開會分享濕地管理知識和經驗。另外,團隊正在考慮舉辦展覽或拍攝短片,向更多市民大眾介紹「濕地注能」項目的成果。

滙豐銀行慈善基金一直致力回饋香港,積極關愛長者,培育未來領袖及積極與不同機構合作,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實踐環保方案。

(特約)